城鄉統籌發展網7月26日訊 近年來,重慶市積極探索水土保持全流程創新管理機制,減事項、放權限、優流程、簡材料、降費用,進一步優化水土保持政務服務,全面強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監管,助推營商環境優化。
優化水土保持政務服務,企業獲得感十足
“真沒想到1天時間我們就搞完了項目前期水保手續!” 華潤微電子12吋功率半導體晶圓生產線項目代表感嘆到。
據了解,為簡化水土保持審批、減輕企業負擔,2018年開始,重慶市在全國率先全面推行區域(園區)水土保持評價制度,園區內企業不再單個辦理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手續,只需填寫水土保持方案登記表報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即可,實現化繁為簡、即來即辦、只跑一次、減時減費;水土保持監測由園區管理機構統一開展,園區內所有建設項目不再需要自行開展項目監測,也為園區企業節約了一大筆費用。而在此之前,達到相應規模的單個建設項目開工前均需委托專業的三方單位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告,從編制送審到拿到批復共需60個工作日,耗時較長、耗費較多。
“以前我們需要單獨委托三方單位開展水土保持監測,項目實施時間越長,所需水土保持監測費用越多”。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會堂項目會議會展地塊項目代表介紹說,現在實施水土保持全流程監管改革后,由高新區生態環境局委托三方統一開展水土保持區域監測,自己不再需要自行委托開展監測,按照項目3年工期計算,至少可節約水土保持監測費用12萬元。
此外,重慶市還推出了一攬子優化水土保持政務服務的“政策包”:優化審批服務,水土保持方案行政許可和水保設施驗收報備全部實現“渝快辦”一網通辦;壓縮審批時限,單個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時間由20天縮短至7天,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備即來即辦;實施分類分級管理,將征占地面積不足20公頃的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權下放至區縣,對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項目和征占地面積小于0.5公頃的項目免于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減輕企業負擔,調減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標準30%,將方案評審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強化主動服務,對生產建設項目提前介入服務,加強技術指導、協調解決問題,避免因水土保持方案審查影響項目正常開工,有效助力全市穩經濟大盤。
水土保持補償費繳納實現“一網通辦”,足不出戶即可辦理
“我剛在渝快辦提交水土保持方案審批申請,沒想到這么快就收到稅務部門發送的繳費提示短信?!蹦撤康禺a公司財務人員表示,她原以為還需要等上好幾天、跑好幾趟才能完成水土保持費繳納,在電子稅務局上“一鍵”就完成了,整個過程不超過1分鐘。
去年以來,市稅務局協同市水利局優化渠道、整合流程、簡并資料,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已實現辦事、繳費“一網通辦”,業務辦理周期大幅縮減,市場主體繳納時間從原來的平均3天縮減至1天。據了解,“一網通辦”運用“渝快辦”平臺和區塊鏈技術,打破部門間信息壁壘,實現稅務部門和主管部門信息互聯互通共享,數據精準對接、傳遞,建立起信息互通、數據共享、業務聯動的工作機制,在全國率先實行水土保持補償費“免填單”繳費服務,實現“一鍵申報”、“實時扣款”、“信息共享”,服務效率顯著提升。
強化過程監管服務,營造公平公正營商環境
“我們項目已在建委辦理開工手續,今天就收到了辦理水保方案的短信提醒”,某房地產項目負責人介紹說。
據市水利局水保處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市水利局聯合市政府電子政務中心、市住房城鄉建委、規劃自然資源局、交通局、大數據局、稅務局等市級部門建立起水土保持全流程協同監管服務體系,實現生產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實時共享,同時在項目立項、用地、開工、完工等關鍵環節,向建設單位及時發送提醒短信,形成靠前服務、精準提醒、督促整改全流程閉環管理,有效降低市場主體違法風險,提高了辦事。
近年來,重慶市努力構建“管建設、管生產、管行業必須管水?!钡娜鞒虆f同高效監管服務體系,出臺一系列監管服務配套制度,完善水土保持信用評價標準,推進重慶市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全流程全鏈條水土保持監管體系,全面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事前,加強水土保持方案質量管理,建立質量抽查制度,對編制質量差的單位進行通報和約談,并將結果納入到水土保持星級評價。事中事后全面強化監管,對遵紀守法、信用較好的市場主體減少監管頻次,對違法違規、信用不良的市場主體嚴格監管執法,切實營造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
“多部門全流程高效協同,及早發現問題、主動提醒、督促整改,監管效能大幅提高,減少了市場主體違法風險和事后違法整改投入?!笔兴炙L庁撠熑苏f。